技術百科

      技術百科  |  發布日期:2022-09-15  |  閱讀:2215

      注塑模具劣化原因及處理措施

      當注塑模具被用于注塑成型產品的量產時,模具剛剛制作完成時的功能會逐漸降低。功能劣化,具體來說是指由于磨損而產生的毛刺以及部件損壞等。
      包括模具在內的機械設備功能降低,稱為“劣化”。劣化大致可分為以下3種模式。(參考【表】)

      【表】注塑模具劣化的原因及其對策

      原因

      內容

      處理措施

      使用劣化

      摩擦
        破損(沖擊、疲勞、蠕變)
        腐蝕
        誤操作

      摩擦損耗、潤滑
        耐振動、振圧、潤滑
        防蝕
        全面保護,運用人體工程學

      自然劣化

      污損(生銹、灰塵)、失控

      防銹、清掃、防塵、5S

      災害劣化

      地震、火災、水災

      耐水、保安

      1.使用劣化

      是指因注塑模具的使用而劣化的內容,如磨損及損壞、腐蝕、操作人員誤操作造成的損壞等。

      2.自然劣化

      是因鐵銹、灰塵、殘余奧氏體等導致注塑模具零部件變形或失控而導致的劣化內容。

      3.災害劣化

      這是指因地震、火災和洪水導致承受的意外生銹或燃燒受損等劣化內容。

      注塑模具的劣化是無法完全避免的,但可以通過適當的維護(維護管理)來恢復發生劣化的功能。